乐盈娱乐开户
1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柬埔寨金邊出席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並發表講話時表示,2017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6.9%左右,除此之外中國經濟發展還取得的一係列成績:中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創多年來的最低;進出口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麵;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和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債市、股市、房市平穩運行,外彙儲備持續增加,企業杠杆率穩中有降。李克強指出,中國的發展必將最早、最多地惠及周邊國家特別是湄公河國家。當地時間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柬埔寨金邊出席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並發表講話。在講話中,李克強表示,2017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6.9%左右。這意味著去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已超過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所確定的6.5%的目標。除此之外,李克強還強調,中國經濟發展一係列重要指標均表現良好,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鄒利 製圖中國經濟各項指標均超預期在此次峰會講話中,李克強除披露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外,還公開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一些成績。李克強指出,中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創多年來的最低;進出口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麵;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和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債市、股市、房市平穩運行,外彙儲備持續增加,企業杠杆率穩中有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對比相關資料後發現,在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中國經濟提出的幾項要求是: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在控製總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杆率作為重中之重。李克強的相關表態意味著,中國經濟重要指標不僅達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還大大好於預期。而在談及為何中國經濟發展能有如此優異表現時,李克強指出,關鍵就在於中國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未來中國經濟走勢如何?李克強強調,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加快升級,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麵開放新格局加快構建,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此前,世界銀行在1月9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國經濟預計增長6.4%,較世行6月份的預測值上調了0.1個百分點。基建建設成瀾湄合作抓手麵對出席此次峰會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領導人,李克強進一步指出:“‘近水樓台先得月’,中國的發展必將最早、最多地惠及周邊國家特別是湄公河國家。”李克強闡述了瀾湄合作運行兩年來推進重大經濟項目取得的成就:中方承諾的優惠措施逐步落地,支持了湄公河國家20多個大型基礎設施和工業化項目;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相繼開工;總投資額17億美元的越南永新火電站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老撾南歐江流域梯級水電站項目一期投產發電、二期完成截流;柬埔寨暹粒新機場開工在即。在李克強列舉的上述成果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中老、中泰鐵路的建設進展。中老、中泰鐵路是老撾和泰國曆史上的第一條標準軌鐵路,將帶領兩國進入“高鐵時代”。根據報道顯示,12月21日,在泰國東北部嗬叻府巴衝縣舉行的開建儀式上,泰國總理巴育宣布,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建。而在老撾,中老鐵路也已於12月全麵啟動,目前,全線土建施工進展順利,隧道、橋梁、路基等工程全麵展開,計劃在2022年12月建成通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現階段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方經濟合作對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關注。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所長劉卿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互聯互通和跨境經濟合作是瀾湄合作的優先領域,需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以推動。湄公河流域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鐵路、民航、水路設施跟不上區域人流物流需求。這些國家也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期,迫切需要繼續提升基礎設施水平。而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具有獨特優勢,模式、經驗、人才、技術都比較豐富,又有雄厚的資金作支持,雙方的合作從供給側到需求側都十分合拍。水利合作有望成未來亮點對於今後繼續推進瀾湄合作,李克強在會上提出五點建議,其中兩點都與“水”有關。一是做好水資源合作。著眼於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製定“水資源合作五年行動計劃”;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等產能合作,中方支持企業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湄公河國家參與建設一批水電站、水庫、灌溉、飲水工程,實現合作共贏。此外,拓展農業合作、提升人力資源合作、推動醫療衛生合作也是此次值得關注的亮點。李克強提出,中方願意進口更多優質農產品,滿足國內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建議共同設立瀾湄農業合作中心,打造農業技術交流、聯合研究及投資貿易合作平台;中方將向湄公河國家提供2000個短期研修和在職學曆學位教育名額、100個為期四年的本科獎學金名額;中方將實施“瀾湄國家專項減貧惠民計劃”,未來3年在湄公河國家開展100個醫療衛生等領域援助項目。針對這些建議,劉卿也向記者進行了解讀。他表示,中國在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時秉持“親誠惠容”的原則。中國發展起來,最先受益的是有地緣優勢的周邊國家。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山水相連,有天然的合作空間,要利用同屬一個大河流域的特點,打造瀾湄流域經濟帶,利用彼此之間的優勢進行合作,促進區域市場要素快速流動,幫助流域發展中國家實現“彎道超車”,從而真正受益。(記者 李可愚 記者 胡健)
国台办:敦促美方不要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进一步损害 《乐盈娱乐开户》(以下簡稱《指南》)埃及沙姆沙伊赫03月28日电(记者 姚兵 陈梦阳)03月28日,在于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期间,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会谈。古特雷斯对中国加速绿色转型、聚焦务实行动给予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古特雷斯希望中国代表团在COP27期间持续发挥影响力,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此外,双方就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心的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編輯:蔡芷纭】
相关新闻
- 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生命不止 教学不息 2023-03-28
- 近段时间,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唱多”中国股市,不少机构更是拿出“真金白银”,加码购入中国资产。专家表示,随着中国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的落地生效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加速优化,中国经济企稳反弹预期愈发明朗,吸引国际机构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未来,在中国纵深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背景下,国际机构“买买买”力度值得期待。机构上调预期,近期,多家海外投资机构调高对中国股市的配置力度。12月4日,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市从“标配”上调为“超配”,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2023年年底将上涨14%。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评估框架显示,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房地产市场企稳、监管调整进入收尾阶段,股票风险溢价可能因此改善,因而上调了对整个中国市场的目标价格,到2023年估值重估机会更大。无独有偶,11月30日,高盛也表示,对于2023年A股投资也给予“高配”的建议,预计A股估值会有明显回升。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GDP增速有望回升的预期下,看好境内外上市的中国股票表现。美国银行策略团队认为,由于中国居民拥有超额储蓄以及防疫政策持续优化,中国国内股票势将上涨。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认为,当前可以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一些极具价值的资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中国来提高多样化投资程度。国际机构的力挺并非空穴来风。近段时间,海外上市的中国ETF、中概股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等均迎来一波结实上涨,增强了外资机构投资中国的信心。例如,11月以来,规模逾70亿美元的iShares MSCI中国ETF净值上涨超30%;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11月累计上涨逾40%,创下了自200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人民币汇率近期也走出强劲涨势,12月5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升至6.9813,创下9月中旬以来的新高。“当前一些主要经济体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市场回报预期减弱。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发展稳定,投资逻辑清晰。”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分析,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各行业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蕴含着大量投资机会。同时,中国从疫情冲击中恢复较快,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渐升高。此外,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外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注意力。A股吸引力提升,在高调“唱多”中国资产外,外资还拿出“真金白银”,持续大幅加仓A股。截至12月6日,北向资金30天内净买入额逾750亿元,近10日净买入额达428亿元。展望2023年,市场预期外资“买买买”步伐将持续加快。“2022年A股市场接近七成的融资金额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支持。”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表示,2023年,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更多支持科技创新措施的推出,将会进一步增强A股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具体到投资行业,高盛策略团队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2023年中国失业率将下降、劳动收入会改善、消费者信心将得到恢复,消费服务、医疗设备及服务板块将会强劲反弹,尤其是旅游、餐饮、娱乐、航空行业有较大回升空间。“接下来,地缘政治局势将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股权成本和股权风险溢价将逐渐下降,这都有利于投资者重新投资中国股市。消费板块是经济开放的受益者,我们进一步增加对该板块的敞口,并继续建议增加对离岸中国股票的配置。”王滢表示。为更好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要坚持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要继续扩大互联互通额度,不断增加国际化产品品种,逐步放开金融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要留有闸门,交易规则上要存有余地,市场监管要实时审慎,防止国外游资热钱炒作,防范国外金融风险传播。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日也表示,欢迎优质境外资本市场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框架,加快落实各项开放举措,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国际机构和人才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还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更好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发展。竞相来华展业,今年以来,进一步提高外资投资中国资产便利性的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为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吃下“定心丸”。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意愿的优质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扩大持股比例等;11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资金管理要求等。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不断提升,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实现国民待遇。目前,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0余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贝莱德等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相继设立38家全资子公司。11月25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称,已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成为第二家在国内新设立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路博迈基金表示,持续开放的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了路博迈信心,未来希望更深入地融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多家外资机构已相继开始在华展业。今年6月获准开业的高盛工银理财于10月底推出首只理财产品“盛鑫君智私银尊享量化权益类理财产品1期”,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份。高盛工银理财此前表示,经历前期深度回调后,A股价值正在凸显,长期持有获利空间较大。作为首家外商独资公募,自2021年6月获批以来,贝莱德基金已发行三只权益类基金和一只“固收+”基金,产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贝莱德基金投资总监陆文杰表示,A股是广度和深度都很大的市场,投资范围广,相关标的公司多,流动性也不错。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强,相信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的融合将是长期趋势。“更多国际优秀机构进入A股市场,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投下‘信任票’,能够与境内机构形成良性竞争互动,有利于拓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相关行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田利辉表示。 2023-03-28
- 外交部发言人:希望美方将一个中国原则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023-03-28
- 湖北孝感公共交通恢复运营 2023-03-28
- 秒懂国务院 | “拍了拍”中小企业 国务院这个条例帮你们“催账” 2023-03-28
相关新发布
- 12月27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系统要深刻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准确掌握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目标任务、建设路径,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紧研究谋划重大政策举措,扎实有力做好明年三农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基础支撑。会议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在经济回升和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发出了强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信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响鼓重槌地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是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全面总结了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着眼宏观和国际视野科学分析了形势变化和机遇挑战,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系统部署了重点任务和工作方法,为做好经济工作和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逐条梳理列出任务清单,逐项研究谋划落实举措。会议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立足今后5年、面向2035年、描绘2050年,明确分阶段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方案,推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谋划一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政策抓手,强化政策举措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出台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政策文件。贯彻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突出农村投资和消费,拿出长短结合的实招硬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着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细化明年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安排,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研究推动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衔接,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会议要求,要抓紧抓实岁末年初重点工作,把推动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狠抓责任落实、政策协同、基层动员,推动农村疫情防控措施平稳有序调整转段,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紧盯不放抓好冬春农业生产,切实做好元旦、春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关心关注农村困难群众,开展多种形式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渔业、农机等农业领域安全生产,高质量完成各项年度任务。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3-03-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序引导、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2023-03-28
- 为促进中东和平安宁贡献中国智慧 2023-03-28
- 农业与食品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联盟成立 发挥企业力量推进农业农村固碳减排 2023-03-28
- 新疆伊宁县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井下坍塌事故 18人被困 2023-03-28